文|楊國英
移動互聯網時代,物流業在純電商的帶動下實現了首次起飛,表現堪稱驚艷。
新零售時代,物流業在技術變革下的第二次起飛,必然再次超乎想象。
9月26日,阿里巴巴宣布,為進一步推進新零售戰略,將增持旗下菜鳥網絡的股份,并將在已投入數百億元的基礎上,未來五年繼續投入1000億元,加快建設全球領先的物流網絡,實現中國24小時、全球72小時必達,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最好的物流體驗,并進一步推動中國社會物流總成本的降低。
阿里增持菜鳥、五年投入千億元、再次確立物流業提速的新目標……劃完重點,結論似乎只有一個:物流作為電商配角的時代正在過去,新零售時代,阿里顯然要讓菜鳥智慧物流網絡沖在前面,發出他自己的光芒。而作為一家平臺性物流網絡公司,菜鳥的這種姿態,昭示的必然是全行業的變革。
阿里此番大動作、確定新的“五年計劃”,具體邏輯分外明晰。五年前,2012年雙11創造了單日7200萬物流訂單數量的峰值;五年后,1億訂單量已經是日均水平;未來五年會怎樣?按照馬云提出的“小目標”,目前的日均1億只是開始,日均10億包裹的時代馬上就要到來。這種觀點基本上等于點出了一個事實:未來物流發展的極限,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新零售發展的極限,你可以說新零售指向的龐大市場增量打開了物流網絡的想象空間,也可以說有新物流才有新零售。
從菜鳥的投入規???,未來五年之所以要投入千億之巨,背后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:新零售下的新物流區別于傳統物流。換句話說,未來整個物流業要做大規模,必須要靠做足升級、適應新零售的變化,過去的“汗水物流”必須升級到真正的“智慧物流”。所謂智慧物流,按照馬云的觀點,“物流行業不要簡簡單單的看作貨通天下,把貨從這個地點送到那個地點。我個人認為,物流行業必須參與到整個生產、經濟的轉型升級,必須要做到能夠消滅庫存?!?/p>
具體來看,講求時效的新零售對智能倉配有更多的要求,線下門店發貨、庫存智能化管理也將是新零售的標配,此外,阿里的全球化近幾年穩健發展,全球買、全球賣的藍圖則早已明確,建設一張更富效率的智慧物流網絡,可以確保阿里在全球布局上具有匹敵亞馬遜等海外電商的競爭力。除了數據技術等領域的研發,菜鳥物流未來五年的千億投入主要還是用于智能倉儲、智能配送、全球超級物流樞紐等核心領域建設,可以說,錢基本上都會花在物流業和新零售的刀刃上。
未來幾年,配送時效仍然會是物流服務升級的一個核心指向。從地理上講,菜鳥的升級路徑將是從東部快到全國快,最后到全球快。過去幾年,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例明顯降低,從2013年的18%下降到2016年的14.9%,菜鳥的全行業協同、全鏈條優化機制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。目前,天貓超市在生鮮領域推出的1小時送達極速物流,新業態盒馬鮮生的最快30分鐘送達……類似這些,都是物流升級驅動新零售的標桿性服務,其背后的經驗和技術,在系統性投入的磨礪之后,想象空間還是很可觀的。
把錢花在物流業的刀刃上,是菜鳥網絡的獨特定位決定的,得益于此,菜鳥成立的時間雖不長,卻明顯拉近了新零售到來的時間表,可以預期,未來5年,阿里的新物流將會終將當下的群雄割據狀態。2013年菜鳥成立,馬云給菜鳥的定位,“你不能去做一個物流公司,應該堅持做平臺,做別人想做而做不了的事。要始終記得你是一個互聯網公司。”未來五年,我們應該把新零售和新物流結合起來看——新零售不僅僅是指電商走入線下,更重要的是讓供給體察和創造需求,而菜鳥這個數據化的物流網絡,則是供給和需求之間的一條智慧鏈路,是優化供給的一枚重器,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,我相信未來五年的菜鳥,將成為物流業和新零售領域現象級的存在。
菜鳥的商業模式與主流的物流企業截然不同,而平臺化的商業模式更依賴技術,這是菜鳥引領物流公司發揮協同效應的前提,也決定了菜鳥的成長天然需要厚積薄發。在物流行業內,傳統倉配自營物流已經落后,雖然有物流企業借此重金押注未來,然而,其未來的成長空間和菜鳥相比,一定是較為局促的,尤其是在社會經濟效應上,前者的投入產出比更不能和菜鳥相提并論。究其原因,首先是商業模式上存在根本差異,其次,當下整個物流業迎來了一個新的變革周期,而菜鳥在過去幾年已經做好了更為充分的蓄勢和鋪墊,當下菜鳥不僅有新零售的勢能,更有技術驅動的強勁動能。
技術何為,決定商業何為,一個時代的商業所向,也應是技術變革的鋒刃所向。作為一家緊密聯系物流業和零售業的互聯網公司,菜鳥網絡是獨特的,然而,他的誕生,實際上根植于人們對極致而普惠的物流服務的內在要求,菜鳥能夠成為行業的技術鋒刃,也必然根植于阿里對技術成就商業、成就人類更多夢想的樸素信念。
來源:今日頭條
鏈接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6470097188469867021/